(參與08.03.2021演出)
Miriam 是位土生土長的香港蘇靈歌手。曾在中國好聲音-香港站得到四強的優越成績。精通兩言三語的她希望能用自己的音樂跟不同文化背景的聽眾作交流。
(參與08.03.2021演出)
Chris 生於香港 是位精於多種當代音樂風格的職業吉他手。曾參與不同類型的演出包括流行歌手張學友、黃力宏、香港管弦樂團,及參與其他頂尖錄音樂手的錄音製作。
(參與09.03及22.03.2021演出)
居於美國德州及紐約多年的香港爵士吉他手關家傑活躍於紐約、香港及臺灣。以獎學金考進並畢業於北德州大學爵士演奏學士,然後考進並畢業於紐約皇后大學爵士演奏碩士。於2016、2017及2018年的 International Songwriting Competition進入準決賽。
關家傑曾經參與多個大型爵士活動,如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臺中爵士音樂節(主舞台)、臺北爵士音樂節(主舞台)、香港 Jazz Up 爵士馬拉松、香港爵士教育音樂節等與多位國際級樂手演出及錄音:Stefan Karlsson、Dayna Stephens、Fabian Almazan、Linda May Oh、Johnathan Blake、Orlando Le Fleming、Glenn Zaleski、Paul Bollenback、Rogerio Boccato、Sean Wayland、David Smith、Daiki Yasukagawa、Kazu Kumagai 以及台灣鼓王黃瑞豐
(參與09.03.2021演出)
包以正小時候開始接觸外國的搖滾音樂,包括披頭四(Beatles)等。十二歲時包以正前往美國讀書,後來其本想進入柏克萊音樂學院修讀爵士樂,可是受到父親阻止,結果選擇了商科。1984年,包以正畢業後回到香港,初時在父親的出入口公司工作,同時跟朋友組樂隊,先後在尖沙嘴的Rick's Cafe及蘭桂坊的Jazz Club演出。
(參與10.03及19.03.2021演出)
鋼琴家、作曲家李梓禾(Bowen Li)畢業於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 自2018年以來,他積極與香港音樂家和藝術團體表演和合作,例如中英劇團、無極樂團、張駿豪與瞬.樂團及導演蔡明亮。 他參加的音樂節包括爵士盛會-傳奇與延續2019,自由爵士音樂節2019及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
(參與10.03.2021演出)
爵士結他手及作曲家。畢業於荷蘭的Prins Claus Conservatorium,師從Frank Wingold及Joost Van Schaik。
(參與11.03.2021演出)
Walter Kwan是一個唱作人,同時也是一個編曲/製作人以及鍵盤手,2018年畢業於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音樂風格深受Gospel/Soul/R&B、Jazz fusion、Cantopop/Mandopop等影響。Walter 2020年開始發表自己的原創,至今有12首歌在各大平台。他也擅長於改編歌曲,在他的YouTube channel可以找到不同流行曲的改編。曾合作過的歌手及樂隊包括:方大同、袁婭維、歐陽娜娜、 余佳運、RubberBand、楊宗緯、林奕匡 等等。
(參與12.03.2021演出)
多年低音結他教學經驗及過百場於機場博覽館、伊館、TVB及各大公司機構周年晚宴和大小婚宴聚會等擔任低音結他手,;曾與側田、區瑞強、林奕匡、曾路得、葉麗儀、周啟生、Jayesslee、太極Joey Tang、 張偉文、世界冠軍口琴家何卓彥、綱琴家張貝芝等歌手藝人合作,並參與唱片錄音工作。其參與樂隊Ocean Boulevard曾獲LiveTube 2014年度亞軍。是一位十分活躍於音樂行業的低音結他手及導師。
(參與12.03.2021演出)
對於音樂家而言,Dean Li起步較晚,他在15歲時開始學習爵士鼓。Dean從演奏流行曲開始了鼓樂之旅,在他的朋友將他帶到他的第一場樂隊表演之後,Dean就接觸了廣闊的音樂世界。大學一年級。經過多年不同音樂風格的探索,Dean不滿意專注於演奏一種音樂,並一直試圖將其演奏擴展到不同類型。
(參與13.03.2021演出)
自學爵士鋼琴、編曲及作曲家。從少發掘及發展對各音樂風格的興趣,中學時期開始為學校作曲、編曲及做電影配樂。及後深研爵士樂,研究其與前衛金屬、後搖滾、古典樂等融會貫通。2012年與友人Marcus Ho, Anna Fan and Kenny KC Lin組成樂團《m.a.R.K. 岩藝雅奇》,於2013年發表首張迷你專輯《Jump Start》,融合現代爵士樂與西非敲擊樂,隨即於北山、北京、香港等爵士和世界音樂節演出。2017發表了第二張迷你專輯《White F-Lies》,加入各種節奏結構和故事元素。2019年參與《爵士盛會-傳奇與延續》,和Magda Giannikou合作演出。
2018年與Joyce Cheung合作編曲及監製CY Leo《LOST IN TIME》音樂製作。
現分別為樂團ARICLAN和The Majestic G成員。近期致力研究以人為重,靈活有效率的音樂教學方法。
2011年起活躍於本地音樂,曾合作的包括區新明、恭碩良、小肥、Rubberband、陳逸璇、Dear Jane、Kit@Chochukmo、Stranded Whale、Matzka、香港城市室樂團 (Harry Potter In Concert)。
自 2010 年從美國回港後,即受本地音樂界熱烈歡迎。樊氏精通鋼琴、古典敲擊樂 、爵 士鼓及世界各地鼓樂和舞蹈。她的表演及編曲往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經常獲邀出 席世界各地音樂節,在港亦非常活躍。2012 年起獲邀為國際著名劇場導演鄧樹榮動作喜劇作品《打轉教室》的敲擊樂及主題曲寫作和指導,兩度於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公演廣受 高度評價。
現除了是 maRK 岩藝雅奇的鼓手及各種音樂表演外,Anna 更踏足幕前,擔當港視 31 《硬地音樂》主持, 一連十集探討香港的獨立音樂。Anna 致力發展敲擊樂的可行性和承存,成立了專門為敲擊樂隊編製融合現代流行樂、爵士樂和百老匯音樂劇原素的 PE LAB(Percussion Ensemble LAB)。Anna 更是多元化組合打尖 [dǎ jiān]及FANtastic Line 創作總監、領班及主唱,積極推廣破格敲擊樂及爵士樂文化。
Marcus 於高中時期愛上搖滾樂,發展了興趣學習演奏電結他;及後遇上改變了他一生的低音吉他。於悉尼居住時,Marcus 師承爵士樂大師 Craig Scott,Dave Pudney,Ron Philpot等,並於 Wesley Institute 修讀音樂學學士(演奏及音訊工程)課程。其後 Marcus 成為低音吉他手展開他的音樂事業,活躍於悉尼各舞台及宴會埸合。
回流香港以來,Marcus 以低音吉他演奏,編曲,混音等作多方面的音樂發展。他對爵士樂抱有熱誠,對多種音樂風格亦有深厚興趣,於 2012 年與 Anna Fan, Ricky Wong 及 Kenny Lin 組成了香港爵士樂隊 m.a.R.K.;樂隊曾發佈原創專輯並參與多個國際爵士樂音樂節。Marcus 亦致力在香港流行音樂發展,積極參與流行樂隊演奏事業,曾與多位藝人歌手合作,包括黎明、郭富城、李幸倪、江海迦、胡鴻鈞、鍾鎮濤、張敬軒、許志安、陳小春、衞蘭、鄭中基等等。
(參與13.03.2021演出)
連嘉俊 Kenny K C Lin 香港音樂人-色士風演奏家。
早年留學加拿大溫哥華,師承Dave Branter 以及Julia Nolan。放洋十年之間,於校園內外,吸收多元音樂養分;從古典到流行、拉丁與爵士……洗鍊演奏技巧之餘,更育成其突破框架的音樂精神。及後於Capilano College and Berklee School of Music Online深造爵士樂與音樂製作,努力不懈成為全方位專業音樂人。
2011年加入 Happy-Go-Lucky Big Band,遂於本地爵士界嶄露頭角,參與多項演出。除參與世界各地音樂節外,Kenny亦常獲不同企業與知名品牌邀請演出,亦不斷與本地及海外歌手合作。
2012年,與本地樂手Marcus Ho - 低音結他手、Annn Fan - 敲擊樂手、Ricky Wong – 鍵琴樂手合組樂隊maRK ,共同創作及於亞洲各地音樂節演出,並推出兩張原創唱片:Jamp Start(2013) 及 F*Lies(2016)。
幕前演出外,Kenny近年亦為電影、電視單元劇、舞台劇、音樂會、廣告、動畫及綜藝節目等負責幕後演奏、作曲及編曲。並於2013年創立音樂教育團體-MUSICHOLIC;為學童及社區不同年齡人士提供音樂課程。
2014年獲兩大國際知名色士風配件品牌Theo Wanne Mouthpiece and Instrument 及Silverstein Works之邀請成為品牌代言人,足見Kenny於國際音樂圈內得到廣泛認同與讚賞。